top of page

孩子上什麼? | 挑戰做出 1:1的展示空間

Updated: May 31, 2023

上次我們帶著小朋友一起設計自己展場,做了小比例的模型,讓大家規劃看展路徑與展品擺放位置。這次我們要實際做出展示架,親身感受設計的差異是如何影響觀展體驗


作品該放什麼位置?放什麼樣的高度呢?

這個高度適合我看,但爸媽會不會需要蹲下才能看呢?



培養挑戰與改變的勇氣-結構挑戰

這次的材料我們使用中空板+隔板扣,讓孩子能快速做出兼具功能與美感的展架,

面對第一次使用的零件,我們選擇讓孩子們先自行觀察與探索材料!

透過自行探索,訓練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挑戰與改變的勇氣。


創作的過程會遇到一些挫折,老師可以從中引導,讓孩子們能透過觀察來學習或互相討論來找到解決方法。孩子們嘗試後,老師會帶者孩子討論這次材料的優缺點,請孩子們分享,講述他們體會到材質特性,並思考後續如何使用它們,藉此讓孩子們知道不同人觀察角度的不同,打開更多觀察的角度。




合作、分組、溝通

這次我們採用分組的方式來製作,讓孩子學習團隊合作,一同尋找方法與解決問題,確認在團隊中的定位。有些孩子會發號施令,有些會跟從,有些找不到事情做。我們會適時引導讓不知道如何融入團體的孩子加入,讓不同孩子嘗試團隊中的不同角色。練習彼此溝通與共同完成作品。





如何面對困難,一起解決

很多孩子想堆很高的展台,隨著高度與重量的增加,他們會開始認識結構問題,前面沒有做好的地方會開始傾斜甚至倒塌,全組需要一起同心協力的固定展台,再想出更好的方式來支撐。孩子們需要共同面對困難,面對這麼大的展台,無法靠個人完成,每個人都很重要,他們會學會如何面對困難,一起解決。




練習換位思考

當孩子把自己作品擺上去之後,孩子就能開始切換思考的角度,用觀展的角度來體會作品如何擺放。小孩會開始構思展示的邏輯:包含怎麼才能凸顯最重要的作品,分類展區,上面的作品光線會比較好等等。





孩子藉由1:1實際的手作,透過面對實際問題,逐步掌握相對應的知識,包含結構、重力、光線角度、人體工學等等。這就是喜習一直推動創作課程的原因,讓孩子實際去體會並總結知識來創作。









コメント


未命名-1-02-02.png

喜習建築教育

103029 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223巷41號

TEL: 02-77045517 | E-MAIL: sisicreativeart@gmail.com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Line

Copyright © 2024 喜習建築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